鸡血石含有
辰砂、(
朱砂)、
石英、
方解石、
辉锑矿、
地开石、
高岭石、
白云石等矿物,且大部分含
硫化汞等多种成份的硫化物以及
硅酸盐矿物。
产地不同,质地成分也不同,但都离不开硫化汞成分。

鸡血石由“地”和“血”两部组成。一般认为“血”的
矿物成分主要是辰砂。“地“的成分,如昌化鸡血石,其“地”的矿物成分以
粘土矿物中的地开石为主,也含有相当量的高岭石,
明矾石、
埃洛石、石英、
黄铁矿等。在早期,古代文人雅士及官僚就采用鸡血石制作印章,是极富盛名的章料奇石。巴林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
硬水铝石;而其质地较为细腻的黑冻鸡血石和芙蓉冻鸡血石的
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和辰砂;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矿之顶部发现有近似“金顶红”的
脉石英致密块体,其中辰砂非常细小,质地坚硬细腻,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,当地称
朱砂玉。
形状
鸡血石没有固定的形状,叫块石状,它的色状有块血、条血、梅花血、浮云血。
块血:分布没有规律,东生—块、西生一块,有的块石表面有一大块红色,而里面一点红的都没有;有的恰恰相反,所以购买鸡血石毛料风险很大。
条血:分布有规律。
梅花血:象梅被开放一样,整个石头都是星星点。
浮云血:它生在宽带或条带的间接处,即象条血又象梅花血,血形象天上的浮云一样,故名。

形成
鸡血石为
朱砂(硫化汞)渗透到高岭石中,地开石之中而缓慢形成,这样两者交融,共生一体的天然宝石,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一种。
性状
鸡血的成份是
硫化汞,石质则为地开石或高岭石,硬度为2—3度。石中时常带有
水银斑及少量的石英颗粒突起于石表面。鸡血中除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外,还含有少量的致色元素
铁、钛,它们是深色染剂,它的含量多少是鸡血呈现不同红色的主要原因,含量多则血色呈暗红色。另外,鸡血石也含有不同的感光元素硒、碲,这也是鸡血在光照和热烤下退色或变色(呈现暗红)的主要原因。
分布
昌化鸡血石产地在浙江省
临安市上溪乡玉岩山,矿洞分布在康山岭一带。

开采
鸡血石开采于明初,当时鸡血石露出岩石表层,古人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开采,在露出岩石表面的鸡血石上烧柴,岩石全部烧热后,用冰冷的溪水浇泼,使石头分裂,再用铁铲很容易即把鸡血石采下。这样的采法少有裂纹,但鸡血石在没有开采出前很可能多已变黑或变暗,而采出量也非常小。这种采法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,基于表层露头的鸡血石都已采竭,改用炸药爆眼,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。
鸡血石主要用作为
印章或是工艺雕刻品材料。